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法
临床上,单侧唇裂最常见的修复方法为Millard法。该方法由英国整形外科医生Millard于1954年提出。
Millard法的主要特点:
保留唇红缘,避免组织过多缺损。
采用Z形瓣技术,利用自体组织进行修复。
术后瘢痕隐蔽在鼻翼沟内侧,美观性好。
Millard法的手术步骤:
1. 唇红缘及小柱的修复:将唇裂中央的皮肤切除,将两侧唇红缘对合缝合,并重建缺损的小柱组织。
2. 三角襟瓣的制作:在唇裂侧制作三角形皮瓣,将尖端向唇裂基底旋转。
3. 三角襟瓣的转位:将三角襟瓣转位至唇裂缺损处,用以填充缺损。
4. 鼻翼侧壁的延伸:利用皮瓣多余部分延伸鼻翼侧壁,改善其形状。
5. 瘢痕修整:术后3-6个月,对瘢痕进行适当修整,以进一步改善美观性。
Millard法的优点:
保留唇红缘,瘢痕隐蔽,美观性佳。
手术一次性完成,避免了二次手术。
手术技术相对简单,避免了操作中的复杂性。
Millard法的缺点:
鼻翼侧壁延伸可能会出现外翻。
三角襟瓣的旋转范围有限,对于较宽的唇裂修复效果欠佳。
总体而言,Millard法作为单侧唇裂修复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美观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较宽的唇裂或鼻部畸形复杂的情况,可能需要采用其他修复方法。
在单侧唇裂修复术中,手术方法可能会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导致以下方面受到影响:
1. 肌肉功能:
唇裂修复术可能会破坏提上唇肌的连续性,导致上嘴唇动态活动受限,影响哺乳和说话。
2. 感觉神经:
手术中需要切断感觉神经来分离组织,这可能会导致术后唇部感觉异常,影响喂食和面部表情。
3. 血供:
唇裂修复术可能会影响局部血供,导致组织坏死或愈合延迟,破坏正常唇部结构。
4. 鼻畸形:
单侧唇裂通常伴有鼻畸形,手术修复可能会破坏鼻小柱和鼻翼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鼻部外观和功能异常。
5. 牙齿发育:
唇裂修复术可能会影响颌骨发育,导致咬合不正、言语障碍和牙齿排列不齐。
6. 美观:
唇裂修复术的目的是恢复正常唇形和功能,但手术疤痕可能会影响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生活造成影响。
因此,在单侧唇裂修复术中,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至关重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结构的破坏,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全面恢复。
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最佳年龄一般为3-6个月。
原因:
组织可塑性:婴儿的组织较柔软、可塑,有利于术后组织重塑和愈合。
吸吮能力:3个月以上的婴儿开始具备吸吮能力,术后能正常进食。
语言发育:6个月前的婴儿语言发育较慢,术后影响较小。
心理影响:手术年龄过大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手术内容:
单侧唇裂整复术主要包括:
切开唇裂边缘,重新排列组织。
缝合肌肉和粘膜。
塑形唇形,恢复正常的嘴唇结构。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确定婴儿健康状况。
调整喂养方式,避免吸奶时损伤手术部位。
与家长充分沟通,取得配合。
术后护理: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避免婴儿哭闹,保持安静。
定期复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法是米拉德旋转瓣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完全性单侧唇裂,操作简便,术后唇部外形美观,瘢痕不明显。
基本原理:
米拉德旋转瓣法通过旋转翻转唇裂侧唇珠与唇红部的组织,来形成唇珠与唇红组织,达到修复唇裂的目的。
手术步骤:
1. 术前设计:在唇裂侧鼻孔下方设计一个约 1 cm 的半圆形切口,弧形向唇裂侧延伸。
2. 切开分离: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和黏膜,将唇珠与唇红组织分离,然后向外上方旋转翻转该瓣。
3. 调整旋转瓣:将旋转瓣与唇裂侧鼻翼基底部的组织缝合固定,形成新的唇珠。
4. 缝合:将旋转瓣的切缘与裂隙缘缝合,闭合裂隙。
术后护理:
术后需注意以下护理要点: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定期复查
优点:
修复唇裂外形美观
瘢痕不明显
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
缺点:
可能存在术后旋转瓣边缘坏死
对严重畸形的唇裂修复效果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