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地包天:骨性和牙性的区别
地包天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牙齿畸形,表现为下颌突出或上颌后缩,导致下前牙位于上前牙的前方。根据畸形的性质,地包天可分为骨性和牙性两种类型。
骨性地包天
骨性地包天是由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通常表现为下颌过长或上颌过短。在骨性地包天中,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正常,但颌骨关系异常。这种类型的畸形通常需要正畸治疗和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矫正。
牙性地包天
牙性地包天是由牙齿错位或异常发育引起的,通常表现为下前牙前倾或上前牙后倾。在牙性地包天中,颌骨关系正常,但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异常。这种类型的畸形通常可以通过正畸治疗矫正。
区别骨性和牙性地包天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区分骨性和牙性地包天:
颌骨关系:骨性地包天表现为下颌过长或上颌过短,而牙性地包天表现为颌骨关系正常。
牙齿排列:骨性地包天中牙齿排列通常正常,而牙性地包天中下前牙通常前倾,上前牙通常后倾。
咬合关系:骨性地包天中咬合关系异常,表现为下前牙压在上前牙的后面,而牙性地包天中咬合关系通常正常,只是牙齿排列异常。
X光检查:X光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颌骨和牙齿的关系,有助于确定畸形的类型。
明确地包天的类型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骨性畸形需要更复杂的治疗,而牙性畸形可以通过正畸治疗较容易地矫正。因此,及时发现和鉴别地包天的类型,对于儿童的口腔健康和面部发育至关重要。
儿童牙齿地包天,如伴有骨性问题,则需采取更为系统的治疗手段。
骨性地包天是指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下颌骨过度发育导致上下颌骨关系异常。此类情况通常需通过正畸与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
正畸治疗主要通过矫正器来调整牙齿位置,改善咬合关系。而正颌外科手术则针对骨性问题,通过移动或重塑颌骨,恢复正常的颌面骨骼结构。
正颌外科手术一般在患者发育基本完成时进行,通常在16-18岁左右。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住院观察一段时间,术后恢复期可持续几个月。
手术治疗后,患者还需继续佩戴矫正器进行精细调整,以获得理想的咬合和美观效果。整个治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正畸医生和正颌外科医生团队协作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骨性地包天需尽早进行治疗,越早治疗越容易获得理想的效果。如果长期放置不予治疗,可能会导致面部发育畸形,影响咬合功能和美观,甚至对呼吸和睡眠造成影响。
儿童牙性地包天对面部发育的影响
地包天,是指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的外侧,造成上下颌关系异常。儿童期是颌面部发育的关键时期,牙性地包天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对孩子的面部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1. 面部不对称
牙性地包天会使下颌相对突出,导致面部不对称。孩子在笑或说话时,下嘴唇会比上嘴唇更显眼,面部比例失调,影响美观。
2. 鼻翼发育受限
下颌过度发育会压迫鼻翼,阻碍鼻翼的正常发育,导致鼻翼狭窄,影响鼻呼吸功能。
3. 咬合功能障碍
牙性地包天会影响正常的咬合关系,导致咀嚼困难、发音不清等问题。长期咬合不当还会对颞下颌关节造成负担,引起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4. 颞肌肥厚
为了维持下颌前突的姿势,儿童会过度使用颞肌,导致颞肌肥厚,面部轮廓变得不协调。
5. 心理影响
面部不对称和咬合问题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和焦虑,影响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
因此,一旦发现儿童有牙性地包天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口腔科就诊。早期矫正可以通过矫形器、功能矫治器等手段纠正颌骨发育异常,改善面部形态,避免严重的面部畸形。